公司新闻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愈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在报告物理量测量的结果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不确定度,一方面便于使用它的人评定其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这个定义中的“合理”,意指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所做的修正,特别是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的状态下,即处于随机控制过程中。也就是说,测量是在重复性条件(见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第5.6条,本文×.×条均指该规范的条款号)或复现性条件下进行的,此时对同一被测量做多次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可按5?8条的贝塞尔公式算出,并用重复性标准〔偏〕差sr或复现性标准〔偏〕差sR表示。
定义中的“相联系”,意指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与测量结果“在一起”的参数,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如何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计量的不确定度如何计算:
对同一量,进行多次计量,然后算出平均值。对于偏离平均值的正负差值,就是其不确定度。其差值越大,则计量的不确定度就越大。在数理统计学上,一般用方差(S)来表示:S^2={(x1-X)^2+(x2-X)^2+(x3-X)^2……+(xn-X)^2}/(n-1)。注:X为平均值,n为测量的次数。方差越大,其不确定度则越大;方差越小,其不确定度就越小。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示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在测量设备的合格判断中如果满足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于测量设备允许误差的1/3,则不确定度不参与合格判断;如果不满足1/3原则,则判断是否合格时应考虑不确定度的影响。故应该不存在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校对象的需要。
下一页:卡尺分度值是否等同于分辨率